青年男性,头痛,视物模糊和听力下降


35岁男性,2009年10月入院,表现为持续性慢性枕部钝痛和颈痛18月,伴进行性视物模糊、双侧听力下降以及单侧耳鸣3月。外院(2009年7月)头颅MRI提示视神经异常信号伴鞍上区广泛结节样脑膜增厚并强化,延伸至眼眶。脑脊液淋巴细胞480个,蛋白92mg/dL,糖85mg/dL。当时考虑结核性脑膜炎,予抗结核药物(ATT)联合激素治疗。患者症状开始有轻微改善,后再次恶化。本次我院查体提示患者意识清,右眼能分清2米外手指,而左眼仅有光感,双侧视神经萎缩,双侧严重的感音神经性耳聋。复查头颅MRI可见轻度脑室扩大和脑膜强化。脑脊液淋巴细胞110个,蛋白129mg/dL,糖36mg/dL。脑脊液VDRL阴性。血清ACE水平35.3U/L(正常值:8-52)。ANCA检测阴性。2009年11月复查脑脊液,淋巴细胞385个,蛋白156mg/dL,糖56mg/dL。患者继续ATT和激素治疗,症状平稳。2010年8月,患者激素逐渐减量,视力下降和头痛再次出现。听力完全丧失。此时添加硫唑嘌呤,ATT和激素继续维持。但患者视力持续恶化,并有轻度弥漫性头痛。最后一次腰穿脑脊液淋巴细胞28个,蛋白559mg/dL,糖21mg/dL。复查头颅MRI(2011年4月)可见广泛硬脑膜病变,累及双侧鞍旁区,鞍结节,蝶骨平台和小脑幕。向下累及斜坡延伸至颈椎。双侧桥小脑角亦受累。病灶延伸至双侧内听道和右侧舌下神经管。病灶在T1WI上呈等信号,T2WI上为低信号。SWI上可见病灶内散在多发小点状低信号。DWI未见弥散受限。增强可见病灶明显均匀强化。


(图:a-c:FLAIR,T1WI和T2WI可见广泛基于硬脑膜的低信号病变;d:SWI可见内部散在多发低信号;e:DWI未见弥散受限;f-h:增强后可见弥漫硬脑膜病灶均匀强化;i:HE染色可见淋巴细胞,浆细胞和苍白大组织细胞浸润,伸入现象不明显;j-k:组织细胞CD68和S-10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,而内皮细胞阴性


诊治经过

行硬脑膜活检,组织学特征符合典型的Rosai-Dorfman。因患者症状逐渐加重,转至行放疗。


最终诊断

Rosai-Dorfman


讨论

Rosai-Dorfman病(RDD)是一种罕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。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双侧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伴系统城症状,如体重下降和发热。结外受累常见,可见于约40%的患者。不过,孤立性颅内RDD罕见,以硬脑膜为最常累及部位。


RDD也称为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,1969年由Rosai和Dorfman提出,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通常较年轻。病因尚不清楚,可能与隐匿性慢性感染或不明原因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。


颅内RDD以累及硬脑膜常见,多位于颅底,主要是鞍旁海绵窦区,也有原发脑实质病灶的报道。颅内RDD常表现为亚急性起病的头痛,癫痫发作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。


临床诊断本病较难,需与结核感染,结节病,炎性假瘤,淋巴细胞性垂体炎,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,Erdheim-Chester病,梅毒以及脑肿瘤等鉴别。


RDD的组织学特点为组织细胞浸润伴典型的免疫组化特点(S-100和CD68阳性,CD1a阴性),可见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。另一特征为伸入运动(emperipolesis),不过在结外如中枢神经系统病灶中难以发现。相反,纤维变性在结外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更常见。镜下需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,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,霍奇金病以及浆细胞瘤鉴别。


CT上可见基于硬脑膜的均匀密度病灶伴邻近骨破坏。同样的,在MRI上,病灶主要表现为T1WI低-等信号,T2WI低信号。增强多为均匀强化。影像学上需重点与脑膜瘤鉴别,其他类似表现还可见于结核感染和结节病等。


[参考文献]

Nalini A, Jitender S, Anantaram G, Santosh V.Rosai Dorfman disease: case with extensive dural involvement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pleocytosis.J Neurol Sci. 2012 Mar 15;314(1-2):152-4.


温馨提醒
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,转载不要忘了注明出处哦~~~


分享 :